4、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人民防空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承担人民防空工程建设、指挥通信建设、信息化建设、疏散体系建设、法制建设、防空袭预案制定、重点目标防护、人民防空教育等任务。
四位专家就当前云南省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答疑。专家还现场示范了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七步洗手法等实用疫情防控小技巧。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要提高自身防控意识和防控技能,当发现自身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向所在社区报告。专家呼吁,广大群众要正确看待、科学了解新冠肺炎,要保持良好心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本次见面会通过媒体进行疫情防控科普宣传,旨在向公众提供权威科普知识,解读疫情防控措施,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疫情发展态势、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在减少感染病毒风险同时,还能加强群众对疫情防控的认识,是全省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的重要一环。
见面会现场赵家琦摄3月28日云南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宣传组在昆明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媒体见面会本次见面会针对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专业领域进行了知识科普及答疑云南省传染病医院院长董兴齐、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韦嘉、云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闵向东、云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丁峥嵘受邀来到现场。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尽快接种疫苗,同时做好家庭健康管理及自我健康管理,居家期间应做到常消毒、常通风、勤洗手,外出应避免聚集,并注意正确佩戴口罩云南网讯(记者龙彦通讯员赵江)近日,云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对清明节祭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体温检测、两码扫验、口罩佩戴、疫苗接种等防护防控措施。要加强常规殡葬服务管理,严格落实相关服务操作标准,规范殡葬收费行为,加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惠民措施公开公示,严肃查处殡葬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不断提升殡葬治理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控制停留时间不开展群众性聚集活动清明祭扫期间,各地不得组织开展集体公祭、集体安葬等群众性聚集活动,不得开放骨灰堂、骨灰寄存室等室内密闭场所祭扫服务。《通知》要求,要从方便群众祭扫出发,适当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提供代敬鲜花、代挂黄丝带和代写心语卡等简约文明的代客祭祀服务项目,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殡葬服务,不断提高公众满意度。
要重点做好节日期间祭扫场所及周边人员分流、交通疏导、火源管控等工作。暂停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及时向社会公告,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免费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便民服务。
殡仪馆除保障接运、火化等必要的服务外,提供守灵、悼念等室内群众聚集服务的需报当地民政部门审批,且要严格限制规模。要采取错时错峰、实名预约、提醒告知、控制人数、分时分批等举措,倡导群众不跨区域(包括跨县域)祭扫,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控制停留时间。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地祭扫习俗和服务机构保障能力等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赵晓东。
暂停殡仪馆开放日活动。要充分利用殡葬服务在线平台,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积极开发推广网上祭扫、预约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开通殡葬服务机构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提供更加便民可及的殡葬服务。要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有机结合起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以及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强化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文明低碳祭扫,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和社会文明进步。
各地殡葬服务机构要制定祭扫应急预案、人员车辆疏导方案和祭扫服务接待方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和工作报告制度。要设置进入殡仪馆的治丧群众上限。
祭扫服务机构要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祭扫,积极创建无烟陵园,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引导群众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强调绿色低碳积极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通知》指出,各地要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要将组织祭扫活动与传播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鼓励引导群众选择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通知》指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地民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云南省疫情防控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既要毫不放松抓好殡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千方百计做好人民群众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一、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值班电话:17708756576电子邮箱:bsswd2xcz@126.com通信地址:保山市A359号邮政信箱二、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值班电话:17708756577电子邮箱:bsswd3xcz@126.com通信地址:保山市A360号邮政信箱三、市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值班电话:17708756575电子邮箱:bsswd1xcz@126.com通信地址:保山市A361号邮政信箱四、市委第四巡察组:巡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值班电话:17708756579电子邮箱:bsswd5xcz@126.com通信地址:保山市A362号邮政信箱五、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值班电话:17708756578电子邮箱:bsswd4xcz@126.com通信地址:保山市A363号邮政信箱六、市委第六巡察组:巡察市教育体育局党组值班电话:17708756502电子邮箱:bsswd7xcz@126.com通信地址:保山市A364号邮政信箱特此公告中共保山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2年3月21日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决定从2022年3月21日起,派出6个巡察组,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市教育体育局党组开展常规巡察。市委各巡察组设立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意见箱,欢迎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向巡察组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巡察组每天受理电话的时间为8:0018:00。
同时,协调市审计局开展巡审联动,组织县(市、区)党委巡察与市委巡察上下联动。巡察期间,主要受理反映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主要负责人的来信来电来访。
本轮巡察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精准落实政治巡察要求,聚焦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政治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把巡察融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格局,推动形成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保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其他不属于巡察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规定交有关部门认真处理
要压实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责任,强化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安全管理,避免祭扫群众扎堆聚集,严防火灾事故。云南网讯(记者龙彦通讯员赵江)近日,云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对清明节祭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各地殡葬服务机构要制定祭扫应急预案、人员车辆疏导方案和祭扫服务接待方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和工作报告制度。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体温检测、两码扫验、口罩佩戴、疫苗接种等防护防控措施。要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有机结合起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加强春季防火强化祭扫活动安全管理《通知》强调,各地要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并迅速、坚决整改到位。
《通知》指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地民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云南省疫情防控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既要毫不放松抓好殡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千方百计做好人民群众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要充分利用殡葬服务在线平台,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积极开发推广网上祭扫、预约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开通殡葬服务机构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提供更加便民可及的殡葬服务。
要设置进入殡仪馆的治丧群众上限。各地要按照精准防控、实施差异化清明节服务保障的要求,精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科学、有序组织好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
暂停殡仪馆开放日活动。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地祭扫习俗和服务机构保障能力等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
控制停留时间不开展群众性聚集活动清明祭扫期间,各地不得组织开展集体公祭、集体安葬等群众性聚集活动,不得开放骨灰堂、骨灰寄存室等室内密闭场所祭扫服务。要将组织祭扫活动与传播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鼓励引导群众选择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要加强常规殡葬服务管理,严格落实相关服务操作标准,规范殡葬收费行为,加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惠民措施公开公示,严肃查处殡葬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不断提升殡葬治理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强调绿色低碳积极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通知》指出,各地要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以及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强化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文明低碳祭扫,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和社会文明进步。《通知》要求,要从方便群众祭扫出发,适当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提供代敬鲜花、代挂黄丝带和代写心语卡等简约文明的代客祭祀服务项目,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殡葬服务,不断提高公众满意度。
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暂停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及时向社会公告,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免费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便民服务。
要重点做好节日期间祭扫场所及周边人员分流、交通疏导、火源管控等工作。殡仪馆除保障接运、火化等必要的服务外,提供守灵、悼念等室内群众聚集服务的需报当地民政部门审批,且要严格限制规模。